【问一下】8000字解读安踏&理想汽车丨打破用户体验黑箱的实战策略

安踏破坏版是什么意思

8000字解读安踏&理想汽车丨打破用户体验黑箱的实战策略

   

   

   主笔:西兰卡普

   研究员:Leo、姜衔、Emma

   出品:增长黑盒研究组


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着重介绍了从ROI到ROX的战略转变下做好全域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围绕着全域用户体验,SDP(Space Data Platform)数字化逻辑成为新的模式驱动。在SDP场域管理下,围绕着「四大管理基石」进行用户体验优化的方法论:

   产品体验管理

   会员体验管理

   空间体验管理

   服务流程体验管理

   通过我们一个月的研究,增长黑盒愈发觉得,针对消费者体验,品牌和用户之间不再是一种冰冷的钱货交易关系,而是品牌要用同理心来对待用户,在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让用户都觉得爽,这更多是一种情感上的链接。在预算固定的前提下,到底要花多少钱来促成流量和交易,花多少钱来建设“爽”的场景,就要靠实践出真知了。

   为了结合实际案例,在上篇《8000字解读全域用户体验丨星巴克的尖刀与钝点》我们把星巴克作为标杆案例进行了四个维度的全面分析与拆解。那么本篇,我们又择其不同赛道的代表,即运动休闲服饰赛道的安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理想,对两大品牌的全域用户体验方法论进行深度解读,希望可以进一步启发大家。


1.安踏:DTC打破用户体验黑箱

   坦白讲,在进行DTC战略转型之前,关于安踏用户体验的方法论,无论是从战略还是战术都处于相对黑箱的状态。虽然安踏也提出过“价值零售”的战略主张,但大众对其主要的认知还是赞助体育广告而崛起的国货品牌。

   今年四月,增长黑盒曾写过一篇关于安踏的万字长文《12000字解读安踏:DTC中国化的“热血战纪” 》,文中就讲到了安踏的DTC战略转型的原点,是因为原来以量取胜的经销商体系,即渠道驱动的增长模式开始遭遇天花板。尽管DTC转型的主要愿景是提升经营指标,但不得不承认其DTC转型会直接作用于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的提升上。

   安踏通过DTC转型,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原来影响用户体验升级的三大痛点:

   经销商模式导致安踏高线渠道受阻,且模糊了品牌对用户真实数据的捕捉

   全国SKU重复率高,新品研发策略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消费者的选择少

   分公司隔区运作,总部无法进行地域与人群分层运营,信息流转效率低下

   在执行DTC转型之后,安踏直营门店开始转向单店深耕、提升单店效率,试图以更好的用户体验、更标准的门店管理来实现品牌形象升级和经营效率。可以说,DTC帮助安踏打破了用户体验黑箱。

   在DTC战略支撑下,安踏开始从直营门店入手,探索场域体验管理的升级。为保证转型的准确性与可控性,这一探索性的尝试首先是在安踏晋江总部982创动空间以及部分旗舰门店落地。我们对其具体实施方案进行研究拆解时,发现安踏同样是在ROX框架下,借助类似SDP的逻辑进行指导实践。

   从安踏消费体验数字化管理模型来看,其消费体验的升级主要以下四大流程模块进行:

   


   消费者体验旅程描绘:当品牌方决定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体验管理,首要动作就是对消费者体验旅程进行描绘,尝试在此环节中将消费者画像与消费者在品牌场域的具体动作进行梳理,使得后续数字化团队进行介入时对体验流程有一定了解。

   消费体验流程节点拆解:当完成用户旅程描绘后,品牌方内部的数字化团队或外部服务商会对体验流程的每个节点进行更为细致拆解。按照产品体验、会员管理体验、空间体验与服务流程体验四个维度进行划分,通过已有相关数据定位此节点需要优化的细节之处,同时借助相关数字化监控技术补齐体验优化所需的新数据维度。

   职能部门任务分配与优化执行:当数字化团队完成节点优化定位、数据监测以及战术制定后,不同职能部门将会根据已调整战术来针对性进行与团队相关的任务执行与优化,通过多部门之间的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体验节点优化。

   优化效果反馈与二次迭代:当职能团队完成体验节点优化过程后,消费者的相关行为数据与消费数据将会由在拆解过程中所设置的相关数据监测触点进行捕捉,并反馈至数字化团队,后者根据所反馈数据对消费升级策略进行二次调整,并开启第二次迭代升级循环。

   围绕着四大流程模块,接下来我们将其代入前面所述的「四大管理基石」,择其品牌做得好的优势部分着重拆解,同时也会不同程度涉及到数字化全域用户体验的一些钝点与不足。


   1.1 空间体验管理:门店高端场景化转型

   在空间管理体验环节,安踏按照上述四大流程模块,即体验节点拆解→数字化团队赋能→职能部门任务分配与优化执行→优化效果反馈与二次迭代四个环节来提升空间体验。

   

   根据上述四大流程模块,安踏空间体验策略主要围绕着门店形象升级和门店数据精准量化运用两个方面展开。

   A. 功能性&审美性两大维度升级门店形象

   安踏门店升级策略,主要从功能性升级和审美升级两大维度切入。安踏门店装修时进行第十代升级,通过高科技赋能功能性体验,依靠高端艺术设计来贯穿审美性提升,从细节到整体全面提升门店观感体验。

   门店功能性升级

   以安踏晋江总部982创动空间为例,在门店中应用高科技手段模拟真实运动场景。消费者可以在无动力不插电跑步机上试穿跑鞋,真实感受户外跑步时的穿着体验;另外,创动空间还特别设立了一个冷冻室,可模拟-10℃的温度环境,让消费者对于冰雪运动中的实际场景以及相关产品的保暖效果进行真实体验。

   

   图片来源:安踏982创动空间小程序

   审美性升级

   以安踏上海南京东路旗舰店为例,设计上融合了奥运为主题,将健身房和脉动光的元素融入到店铺设计中。天花板上以“数字”图案呈现的灯具,其灵感源自体育锦标赛和奥运会上使用的数字秒表。闪烁的灯光旨在体现出时间的紧迫感和动感效果。陈列架和展示台设计亦从鞍马、哑铃、跑道、球场线和跳箱等健身房元素中汲取灵感。[1]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B. 数字化动态监测消费体验触点,精准量化消费行为数据

   安踏线下门店根据用户体验旅程,从消费者进店→逛店→试穿→结算等触点进行全链路监测,以此来细化数据颗粒度,精准量化消费者行为数据,指导门店运营布局快速调整,提升门店经营效率。

   

   进店:店门口设置两个摄像头,用于精准洞察消费者画像结构,包括男女性别比例、年龄构成,从而为商品总体结构优化做支撑。安踏会通过边缘化的消费者画像识别方式,对消费者的大致特征信息进行描绘,而非直接监测相关消费者身高、面部特征等隐私信息,并通过聚类整合的方式总结出该门店不同类型消费者画像的具体共性特征。

   逛店:门店顶部分布多个摄像头,借助CV系统的冷区/热区监测功能,通过AI算法去除门店自身管理人员后,定位门店人流高密度区域与低密度区域,结合消费者群像的动线监测,从而了解当前门店消费者人流变动的直观具体数据,并以此进行优化调整。

   试穿:在试穿区域设置相应RFID(射频识别)数据感应器,可以通过记录产品试穿频次和频率来收集现场数据。在门店体验管理中,RFID数据主要赋能试鞋凳、试衣间等空间的具体布置。如在实际情况中,若试鞋凳1所记录的行为数据远低于试鞋凳2的记录的行为数据,则说明试鞋凳1的位置摆放出现了问题,安踏则会在此基础上结合动线数据进行进一步的问题聚焦,重新对试鞋凳1的位置进行调整。

   结算:智能收银机与CRM中台进行信息交互绑定,对于POS系统的交易信息,结合消费者在门店中的动态体验数据,可抽象出消费者具体的体验行为特征,利用该画像可指导后续品牌方在营销投放、产品研发与门店主题布局等方面的优化指导。

   据增长黑盒了解,通过上述全流程的数字化监测分析及优化以后,与往年春节等高峰期比较,安踏2022年第一季度的客流增加25+%,零售规模增长16%。


   1.2 产品体验管理:产品展示&研发设计升级

   安踏以往在消费者的认知中多以中低端大众运动品牌呈现,“中低端”始终是安踏想摆脱的标签。当安踏进行门店升级与品牌形象二次定位后,品牌需要对其产品进行同步升级转型。

   但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消费者审美迭代频次提升难以捕捉,安踏将产品体验拓宽至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全链路整体升级,以此来提升消费者对产品形象的认知升级。

   

   具体执行上,安踏主要从产品展示形式及产品本身质感升级两个维度切入。

   A. 产品展示形式升级

   安踏通过RFID连接智慧屏幕,实现产品信息化、智能化展示,并根据用户互动行为优化产品陈列。

   

   安踏结合RFID、CV智能系统与动线系统对每类SKU的行为数据进行监测,包括用户查看该SKU的频次、该SKU最终成交量,与该SKU相关的用户动线交互数据等,借此可更为直观准确地了解该门店内相应的高/低曝光展示区,从而对主力产品与非主力产品的展示位置进行适当调整,最大限度发挥门店展示空间展示效果。

   B. 产品本身设计升级

   安踏通过人货互动数据(门店产品RFID+CV智能系统识别技术体验数据监测)指导产品设计、研发,提升消费者产品体验。

   安踏总部借助RFID读写技术与CV智能监控系统汇总某一SKU的具体试穿率、拿及率以及该款产品的最后购买率,可准确对该款产品现状进行评估定位,并对其产品功能性设计或价格进行调整,也会对SKU造型进行优化。

   另外,安踏也开始注重线上搜集消费者数据,赋能产品设计研发。例如,2020年安踏推出了A-tr∞n “创”跑鞋平台,全面收集、研究、分析线上平台消费者对跑鞋的意见、倾向及喜好,将大数据力量注入进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

   不过,在安踏案例分析当中,我们发现其在产品体验和空间体验的数字化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在产品体验管理上,CV监控系统商品监测颗粒度不足。对于安踏这类SKU品类较多且外形相似的零售品牌门店,CV智能监控很难实现对单一SKU的具体行为数据量化。

   其次,RFID后续运营和自身技术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怎样高效低成本地录入海量SKU的基础标签数据,并在SKU上新的同时做到标签实时更新,现阶段除了门店人员手动录入外,暂未探索出新的解决方案。另外在线下门店具体的布置过程中,读写器的嵌入设置也会对原有门店装饰有一定程度的损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安踏数字化门店体验的升级效果不明显,销售转化路径不清晰。线下场域内消费者相关数据的量化监测仍然存在局限,数字化场景升级与消费者理解容易发生偏差,怎样平衡让消费者产生兴趣与消磨顾客耐心的临界点,也是门店数字化升级的一个问题。


   1.3 会员体验&服务体验:可圈可点,但存钝点

   回到用户体验的四个维度上来看,前面我们详细介绍了其空间和产品体验管理的具体方法论。接下来,我们将简单介绍其会员体验管理和服务流程管理。

   首先,安踏会员体验管理方面,主要成效是初步打通了会员系统。

   安踏从2016年开始收回经销商管理权限,同步收回分销商会员信息。安踏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整合了经销商相关的销售与用户数据。在2018年以前,安踏会员信息无法共享。2020年后消费者会员权益可在全国范围进行共享通用。

   另外,安踏所搭建的CRM数据中台虽然起步于2016年前后,但还是为安踏进行全域体验升级改造、产品研发与设计迭代提供了基础数据源。

   

   目前安踏数字中台在鞋服行业较为成熟。安踏自建了大概240个会员标签,目前真正运用在运营工作上的大约有一半。从执行效果来看,安踏有效期内会员(3年内有购买记录)较2020年增长6%~7%。

   尽管安踏会员沉淀初具规模,但线下会员体验过程中,会员消费者与非会员消费者体验流程与相关服务几乎不存在差别,线下会员体验管理对安踏来说还有长足的建设空间。

   其次,安踏服务流程管理规中规矩,主要将导购人员转型服装咨询顾问。

   与大多数服装品牌一样,安踏将导购人员转型为服装咨询顾问,会针对不同客群灵活调整SOP推销话术,给予消费者合适服务距离,具体执行策略可参考下图。[2]

   

   另外,为了配合向高端门店形象升级,安踏在招聘门店人员时提高了门槛,保证人员基准素质,线上线下同步课程培训长期提升人员服务效果。

   综合来看,在DTC战略转型指引下,安踏在门店空间和产品体验上取得了显性成果,并通过数字化赋能优化了其全域体验的精细化管理。但在服务和会员体验管理上,虽也取得了进步,但目前表现中规中矩且存在一定钝点,尚未形成尖刀优势。


2.理想:全流程优化触点体验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电动车新锐品牌从此前的分销商4S店模式转为品牌直营的渠道改革,为汽车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流程体验变革打下了组织架构基础,让品牌方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标签管理、更好的定位业务流程堵点。

   与前面所拆解的案例不太一样,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更加注重打造去中心化业务流程布局。汽车新锐品牌往往在总部层面设立客户体验部门/负责人,将客户体验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

   

   在业务架构扁平化处理之后,新锐电动车品牌是怎样做好用户体验的提升呢?增长黑盒研究发现,新锐电动车品牌在售前、售中、售后三大流程对于用户体验的管理,与传统车企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具体大家可以参考下图:

   

   为了方便大家更深入地理解新锐电动车做全域用户体验管理的方法论,我们研究了最近比较热门的理想汽车,发现它在售前、售中、售后三大流程管理中,大量运用了SDP的逻辑来分析优化其全流程消费者体验关键节点。


   2.1 售前:空间、产品、服务三大抓手

   在售前环节,理想对传统汽车行业的售前流程进行迭代优化,主要把空间、产品、服务体验的提升作为用户增长的三大抓手。

   

   A. 空间体验“四化管理”:全直营化、市中心化、简约化、精细化

   全直营化

   大家都知道,特斯拉在2015-2017年期间开始在国内城市核心商圈大量开店,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市场对“汽车4s店的选址普遍在郊区”的认知,引领了新能源汽车品牌走上购物中心开城市直营店的道路。

   那么,为什么新能源品牌在门店类型上可以颠覆传统燃油车品牌?增长黑盒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市中心化

   对理想来讲,将门店全部直营化、市中心除了出于上述两大原因的考量,同时也是兼顾成本衡量之后的结果。

   大家都会潜意识认为开直营门店成本巨大,特别是直营商超店房租较高。但实际上,理想汽车单店年度租金在108-158万元,房租并没有很贵。具体来看,2020年直营店单店房租313万元左右,因初期渠道布局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普遍房租较高;而到了2021年,理想零售中心这类商超店从52家增加到206家,尽管数量增长,但由于渠道开始下沉,低线城市的房租不高,拉低了平均房租。

   

   风格简约化

   如果说在门店选址上,理想还与蔚来等竞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么在门店风格的塑造上,两大汽车品牌却走了不同的路线。

   蔚来走的是重投入、更多元空间体验的路线。例如蔚来将体验店分为蔚来中心和蔚来空间,蔚来中心主要分布在商场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段,以打造生活方式社区的形态为主。

   以蔚来中心深圳万象前海店为例,该门店在一层汽车展览区之外,把整个二层空间打造为NIO CLUB,包括NIO CAFE、Library 、Living Room、 Forum 、Joy Camp 等不同功能分区,让用户可以在这里喝咖啡、看书、聊天、休息,甚至连车主的小孩子都考虑到。换言之,蔚来设立NIO CLUB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对空间体验的重投入,打造出一系列可以让消费者持续到访、停留的场景,给消费者带来差别于传统4s店的新奇体验。[3]

   

   反观理想的门店空间策略,其走的简约范儿,以产品展示体验为主。从下图可以看出,理想展厅内部整体装修风格比较高冷范。整个展厅分为两个区域,一侧为展车及休闲区,两辆 2020 款理想 ONE 展车停在展厅正中间;另一个区域则为一个用于展示增程器与动力电池布局的车辆底盘模型,以及外观内饰配色的色卡以及内饰用料。[4]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门店运营精细化

   前面主要从非数字化策略介绍了理想的空间策略,但实际上理想也有借助数字化手段对门店进行精细化运营。

   理想会对进店客流进行筛选,以分辨出真实购车需求的客户或闲逛人员。根据专家访谈,增长黑盒了解到理想会在店门口安装客流监控摄像头,记录每一个人员进出情况。一般而言,一家门店摄像头记录的人流中,有70%为真实的进店客户;进店的客户中存在5组客户能够留资,情况较好时能够达到8%留资率,为6-7组客户。平均来看,客户从进店到留资的综合转化率为6%~8%。

   B. 产品体验管理:数字化协调试驾时间与试驾效率的矛盾关系

   汽车产品体验主要分为静态车的体验和动态试驾两个维度。这里我们只着重介绍动态产品体验。

   增长黑盒了解到,理想在售前环节提升产品体验的主要策略,是希望用户与产品多交互、深度试驾,尽可能拉长消费者单次试驾的时间和里程(例如某一区域对于单次试驾的最佳标准是1小时/20公里)。

   不过,理想的试驾策略给到单个用户更深度体验的同时,自然也就面临效率的问题。

   由于体验店、试驾车数量有限,怎样平衡单个用户体验市场和单店每天试驾人次,成为了一个管理难题。对此理想的解法是,在APP端上线预约试驾功能。用户提交试驾时间后,终端系统会弹出任务,提醒导购与客户沟通确认试驾安排,把消费者的需求给精确到小时。

   

   在此基础上,以门店为单位使用后台试驾排程管理工具,精细化安排当天的试驾任务,把每一辆试驾车的使用时间排紧、排满,兼顾了用户试驾体验(路线长、时间长)与试驾次数之间的协调。

   C. 服务体验管理:调整售前服务重点,自建了CRM系统赋能导购

   理想在洞察用户与传统品牌不同的画像基础上,针对性地调整了售前服务侧重点,并结合CRM工具赋能销售人员更有效触达潜在客户。

   与传统车企接待的都是相对“精准”的客户不一样,理想每天接待的都是“兴趣用户”。前者是因为门店位置偏远,没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不会去闲逛;后者是因为门店及展示空间大多分布在商场,尽管客流量大,但用户购买意向不明确。

   基于上述用户画像的不同,两者在触达客户的策略上,传统品牌与新锐品牌有很大差别。前者一旦留资开始看车,基本3个月内应该就会采购车辆。销售顾问在前1个月对热客户的跟踪频次至少一周一次;而后者沟通频率相对较低,首次接待后,会在2~4周甚至更长时间间隔进行二次沟通,主要依靠企微、试驾群、个人微信及电话等方式进行。

   此外,对于进店用户的内容输出方向也有差别。传统品牌考验的是导购对于消费者需求的分析能力,新锐品牌则以产品讲解为主、需求分析为辅。

   为了更好地做好售前服务体验,增长黑盒了解到,理想的售前流程高度依赖数字化工具赋能导购管理。理想的第一款产品于2019年4月10日开始预售,2019年7月理想内部就上线了网页版+APP端的客户管理系统。不同于特斯拉、小鹏采用salesforce等CRM工具,理想自建了CRM系统,并进行持续迭代。

   理想在2020年对系统内客户流转逻辑进行了升级。系统升级后,倘若导购28天内不能邀请试驾,则客户被流转到新的导购,线索利用率提高,目标更清晰。该逻辑升级后零售终端明显提高了效率,每月新增80-150组试驾量。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按照销售线索转化率等业务指标和客户满意度等体验类指标,为员工建立了能力值算法模型,成为理想考核一线销售人员晋升的重要依据。


   2.2 售中:极致追求体验的一致性&便捷性

   售中流程处于客户已经决定下单,到实际提车使用的中间环节,理想在这一环节极致追求产品标准的一致性和便捷性。

   A. 售中产品体验:“全面大一统”

   不同于其他造车新势力,理想只有一款产品,且全国统一配置。为用户提供了极致的产品选择。另外,在价格策略上,理想汽车的价格线上线下统一、各地各店统一,产品配置统一,即使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对于产品的标准化体验追求也是最极致的。

   

   尽管这种标准化、单一化的产品定位可能出于多种底层逻辑的战略考量,但从消费者的售中体验角度来看,这一特色的确让消费者在下单、提车环节获得了流畅的消费体验。

   B. 售中服务体验:流程简化,保证信息透明

   在售中服务体验环节,理想结合门店+APP触点简化,从下单到提货的体验过程。其产品配置颜色、金融贷款的流程皆可在APP随时操作完成。这种线上链路体验,优势在于透明。理想把所有的选项都清楚地陈列出来,每一个关键动作都可以提前预约,让消费者有主动掌控的感觉,契合了新一代消费者对信息对称的诉求。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APP


   2.3 售后:统一保养方案,延长用户沟通链路

   理想售后流程在优化用户体验上,主要通过统一的保养方案和延长与用户沟通链路来主动触达用户两个方面进行。

   A. ONE保养方案,价格低且透明

   网络上关于理想的售后维修保养服务的评价普遍较高,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理想采取ONE保养方案,不仅明码标价,且大部分维修项目价格低于传统豪华车。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从左图价格表可以看出,理想大部分项目的维修保养价格比传统豪华车低50%左右。理想之所以可以把售后保养价格做到低于同行水平,增长黑盒分析认为,关键原因在于盈利模式的差别。

   我们查阅了汽车行业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2月,主流合资品牌的业务中,售后业务毛利占近50%,远高于卖车产生的毛利;反观理想2021年底的最新财报,几乎所有利润都来自销售新车。

   

   盈利模式不同自然会传导至售后的业务端,传统汽车品牌的经销商、4S店对于售后业务利润的依赖,带来价格不透明、连带销售、维修保养价格过高等一系列影响售后体验的问题。

   除了在售后凸显价格优势,理想还注重线上线下便利性的结合,不仅在APP及时更新车辆保养状态,还有售后电话提醒,让消费者对保养节点保持信息同步。

   B. 主动触达消费者:社群活动与VoC收集

   对于汽车这种高客单、使用周期长的产品来说,想要其短周期内实现复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产品交付后与消费者沟通的结束。

   与其他新锐汽车品牌一样,理想也十分注重社群活动的运营,如举办车友会、与KOL联合开展互动等常规活动。但理想的线上引荐计划做得较好,车主推荐试驾后通过车主二维码累计积分进行消费。据了解,理想的客户转介绍比例为70%。

   除了活动主动触达,理想也注重VoC收集。针对用户主动反馈的意见,理想客户体验管理的精髓之一就是全部客户、所有声音、每一次体验,都需要被记录。在聆听渠道上,理想更加侧重自有渠道理想APP的势能累积。根据调研,理想APP用户活跃度较高,平均每篇帖子都有30~40条评论,有的则多达200余条。有意思的是,理想坦诚地把消费者的正负反馈都呈现在APP上,并没有隐藏负面评价。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笔记

   另外,理想还对APP各触点进行各类效果分析,赋能精细化运管。据了解,理想汽车App目前已落地全渠道推广效果统计、社交分享效果监测、应用行为分析等后台功能,对App安装来源的追踪以及运营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理想汽车能更精准地判断渠道价值和用户需求,最终优化运营策略及用户使用体验,提升产品力。[5]


结语

   通过安踏和理想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受制于行业特性和技术本身的局限性,目前数字化全域用户体验管理,尤其是SDP数字化逻辑在中国商业化场景落地过程中,基本上还处于早期抢滩阶段。

   虽然企业决策者都知道以用户为中心很重要,但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向下管理的第一KPI还是ROI的短期回报。对于企业来说,难的不是技术方案的采购,而是对数字化趋势的了解和掌舵,对用户体验战略价值的深度认同。

   但在安踏身上,我们看到了原本的“渠道之王”开始向“用户之王”转变的战略决心,借助DTC转型来断腕生肌,重新审视用户体验战略,以此来打破用户体验黑箱:

   空间体验管理:门店高端化转型,针对消费者旅程节点,借助数字化手段和工具进行精细化管理;


   产品体验管理:以用户为中心,利用数据分析来优化产品研发设计及展示升级;

   会员体验&服务体验管理:会员体验管理上已经实现了会员体系的整体打通,但在会员精细化运营和为用户提供高标准服务体验上还有进一步优化空间。

   在理想案例分析上,我们发现对同类高客单品牌来讲,最大的启发或许是以下两点:

   不能只注重高峰和结尾体验爽点设计,每个MOT( of Truth)“关键时刻”都会影响用户决策

   售前、售中、售后三大流程环节都不能掉链子,且必须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的体验优势

   综上所述,在存量竞争环境下,企业应告别追逐红利的求快思想,转而向精细化运营慢下来。基于用户体验战略,提高人的心智转化,而不是货的销售转化。

   参考资料:

   [1] 安踏首家第十代形象店——一个充满动感的“健身房” | 搜狐

   [2] 安踏体育:高级导购销售技巧——与顾客达成共识 | 豆丁网

   [3] 新能源汽车业态在商场频繁刷“脸熟”,解锁了哪些商业模式?| 铱星云商

   [4] 电动邦:首发探店2020款理想ONE! | 腾讯网

   [5] openinstall:理想汽车搭建移动智能精细化运营体系 | 搜狐

   特别鸣谢:

   感谢国内全域数字化营销运营平台Whale帷幄首席增长官管鹤荣对本次研究内容的大力支持和专业分享。


冷芸时尚圈周报105 | 创业与就业、服装价格、元宇宙、跨界联名、国内时尚、时尚教育、男士美甲、生肖单品、消费者痛点、公司年会等

冷芸时尚圈周报 105期

   
本期周报主题简述
1、消费者痛点
2、创业与就业
3、服装价格
4、生肖单品
5、元宇宙
6、跨界联名
7、中国时尚
8、时尚教育
9、男士美甲
10、年会穿搭
本期周报可免费阅读

   
01
消费者痛点
前言:消费者在穿着服装、鞋子、配饰等产品时,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消费痛点,很多小小的痛点却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穿着体验。服装品牌虽然也在生产研发过程中尽量减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影响,但很多细微的地方常常被商家忽略。你在穿着鞋服、配饰等产品时有没有过不好的穿着体验?一起来看看冷芸老师与芸友们怎样说吧。
冷芸-上海-群主
大家在平时穿的衣服或者鞋子、配饰方面,有没有一些细微的痛点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常常被商家忽略。比如,我穿的一双袜子在穿某些鞋子的时候是不会下滑的,而穿某些鞋子是会下滑的。可以肯定的是与鞋子和袜子的尺寸无关,我在猜是不是摩擦力不够的问题。再比如穿一件带帽针织卫衣,衣服老是有往后拽的感觉,所以经常会出现领口被拽到脖子。我分析了下原因,是唯一的帽子重量太重,以至于会把衣服的前片往上拽。大家有类似的痛点问题吗?其实大部分的衣物设计都是细节设计。
Fay-广州-商品
袜子掉的问题通常是氨纶弹性不够了,如果是船袜有些会在后脚踝的位置加一个硅胶片,可以增加摩擦减少滑脱。带帽卫衣特别是厚面料的帽子或者帽子双层的情况下,是有衣服前片上移的问题。这个需要尽量不要用双层面料做帽子,同时前身做袋鼠口袋,加重前幅重量来平衡帽子往后拽的力量。
橙子-深圳-造型
我自己穿马丁靴时,鞋舌老往一边歪。
Fay-广州-商品
鞋舌前面通常有一个位置是会穿过两个鞋带的空或者袢,用来减少鞋舌歪斜,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歪,鞋带系得越松越容易歪。

(图片来源:芸友 Fay 分享)

   
洪涛-徐州-服装生产
这些都是设计的问题,比如有些带绒的铅笔裤,一边裤腿正常,一边裤腿一走路就往上跑,经过分析我认为是裁剪的时候,内里绒向的问题。鞋舌歪斜好多鞋子都这样,好像不只是马丁靴。
Fay-广州-商品
排布的时候为了省料,有条腿不是径向垂直的绒面所以摩擦就会歪,丝绒面料也会有光泽不均匀这种情况。
冷芸-上海-群主
我好奇的是为什么有的鞋子不会使袜子下滑,有的就会?所以是不是还有个摩擦力的问题?而同样的鞋子穿一种袜子会下滑,另一种却不会。
张鹿一-东京-pr
我感觉可能是鞋子跟不跟脚的原因。
岩石-泉州-功能性童装
可能就是版型的问题。
Fay-广州-商品
应该是有关系,鞋子摩擦力大同时袜口氨纶松了以后,鞋子向下的摩擦力超过袜口氨纶的受力就会下滑了。新袜子袜口弹力够的基本上穿什么鞋都不会滑。
冷芸-上海-群主
不仅仅是版型,还有面料克重的问题。帽子的重量比前面大,自然就把前片往上拽。
岩石-泉州-功能性童装
设计师考虑的主要是元素和款式,技术部就要考虑实际的穿着体验,面料的特性确实会影响版型的调整。
Fay-广州-商品
所以通常衣服的前片加口袋会平衡一点重量,但是不能完全避免。像图片这个双层帽子,虽然美观但是一定会把前片往后拽,单层帽子会漏底不美观,但是比双层的拽地轻一点。

(图片来源:淘宝WASSUP官方 截图)

   
张鹿一-东京-pr
我感觉也不一定是设计师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可能是每款设计侧重的点不一样吧。
冷芸-上海-群主
我的有件卫衣也有口袋,不过是斜插袋。但那件卫衣面料的克重挺重的,我感觉帽子应该用轻一点的面料会好很多。
梦梦-广州-自营
稍微注意穿着体验的品牌会把双层帽做A、B料,如果为了节约成本就只会用A料,ONLY的卫衣有分两个料子。成本才是重点,用两个料子成本相差五块钱了。
孙梓惟Nora-杭州-买手设计师
像克重比较重的卫衣可以选择同材质、色号、克重较轻的面料来制作帽子,可以解决单层不精致,双层太重的问题,但成本会增加,不是一缸染色的面料现货容易有色差。
冷芸-上海-群主
理论上应该如此,但实际上我买的卫衣大多都是同克重面料做的。所以设计是一个挺精细的活儿,要做好很多考量。可惜我们很多公司没有那么尊重设计的价值,大家都只是把服装设计视为视觉设计。
孙梓惟Nora-杭州-买手设计师
因为成本低,速度快。
岩石-泉州-功能性童装
物料越多成本越高,因为都有起订量要求,而且质量也难以控制。
Fay-广州-商品
用不同的面料,色差就很难保证,会影响美观。
冷芸-上海-群主
这也是现实问题,还有一个痛点问题比如冬天穿紧身裤,如果里面套件秋裤,秋裤就老往上跑。因为外面的裤子也很紧身,手没法去把跑上去的秋裤拽下来。
Fay-广州-商品
同一个款用的面料种类多了成本会增加。有的童装直接做双层裤子但腰头只有一个,比两个裤子腰头要舒适一点,下面有螺纹收口拽着,不担心往上跑。但是童装的通常没有那么紧,参考性不大。
冷芸-上海-群主
仔细体验下,其实设计细节上的痛点问题不少。
张鹿一-东京-pr
不过感觉每个人的痛点都不一样。
冷芸-上海-群主
肯定会有共性,比如说衣服的重量,很多设计师设计的衣服都很重。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很多服饰、衣帽都是普通码,可能在细节上没有设计到位,那些检验员也没有认真比对服饰是否合身。我觉得这些细节,还是需要设计师试穿几次后才能发现。
张鹿一-东京-pr
只能说痛点虽然有,但还是看设计师、品牌更在意什么了。
童双阳-会理-公务员
从我的经历、立场来说:
1、在我穿过的服装中,衣服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夏季短袖的领口设计和做工质量问题,除开我常买的一些运动品牌,其他大部分的短袖都存在领口的固领技术糟糕的问题。有些衣服甚至还没洗,领口就绷得像喇叭裤一样,很显然技术很差不注重细节。
2、下装裤子方面还是因人而异,每个品牌每种风格都有自己的版型以及设计。细节上来说是现在某些国产品牌过于追求一些流行风格和版型,导致整体风格上身后趋于怪异。
3、配饰方面我认为可变度要好于服装,因为配饰类不会每天都戴,所占面积较小身体可感知性很少,就比如项链只是脖子来佩戴,戒指只是手指来佩戴,像胸针等是佩戴在服装上面,感受度相对于服装要好。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我一直感觉新袜子弹力好、包裹紧就没有袜子下滑这个问题。另外一个就是裤子,大部分裤子尺码对应裤长总是不够长,比如S码腰围、裤长总比心仪的短一些,再比如均码阔腿裤,坐下或蹲起就跑到小腿肚上。

(图片来源:芸友 阿豆豆 分享)

   
冷芸-上海-群主
是弹力问题吗?但是袜子太紧也不舒服,特别是袜口,我觉得是面料和鞋子之间的摩擦力问题。
童双阳-会理-公务员
质量还是差点,就像我们穿篮球袜,牌子货或者其他的都能穿,但是实际穿起来就是不一样,包裹性、紧致的问题是首要的。
小鱼儿-重庆和上海-服装专业教师
袜子分段设计弹力最好,运动袜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吴征-兰州-创业者
现在流行很多时候都不穿袜子。
冷芸-上海-群主
秋冬还是要穿的,其实从健康角度看,袜子就应该穿。冬天不穿袜子我是受不了的,“保暖要保脚”。
小鱼儿-重庆和上海-服装专业教师
运动鞋日常穿可以不穿袜子,皮鞋还是穿袜子比较好。
吴征-兰州-创业者
我认识几个南方人,他们在北方冬天都不穿袜子。设计师设计的袜子到生产环节,厂家会不会不按设计稿来?我觉得厂家的用料更重要,还有生产工艺、流程。
童双阳-会理-公务员
因为保护性的问题运动鞋更要穿袜子,当年NIKE赤足系列,这个系列的跑鞋就是倡导赤裸双脚不穿袜子去运动,体现的就是赤足的概念,但那仅仅是倡导一种概念并不适应于日常,只是适用于某些特定或者专业场景。我打球穿两双袜子,然后自己配了鞋垫,那么做首先是保护跟腱、脚趾,然后才是功能性需求。
吴征-兰州-创业者
运动员肯定需要穿袜子,但现在的年轻人,多的是光脚穿运动鞋。
冷芸-上海-群主
对,袜子也有保护作用的。
吴征-兰州-创业者
运动的时候,一定需要穿袜子否则脚就破皮了。袜子脱脚的问题,我觉得现在工艺进步了,现在的袜子脱脚的少。二十年前就不同,袜子的脚后跟都能窜到脚面来,现在的很多做袜子的材料,都带弹性的。
冷芸-上海-群主
所以弹力不够,也是袜子脱脚的原因之一。
吴征-兰州-创业者
以前穿毛线打的袜子到处流窜,现在的年轻人都没见过了,不会体验到的。
若三-杭州-二群副群主
之前有遇到过袜子脱脚的问题,大多都是面料伸缩性不够的原因,或者是袜口和脚后跟的贴合度有些差距,这会导致运动时袜子回缩到原来的样子。如果穿包裹性较强的鞋子时袜子就会比较难回缩,这个问题就会不容易发现。毛线织的袜子没有弹性会硌脚吗?
吴征-兰州-创业者
不硌脚还暖和,就是到处窜线。
冷芸-上海-群主
说到老早的东西,这里多少人知道袖套和假领子啊?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很实用,但现在怎样没人做了呢?
吴征-兰州-创业者
社会进步了,生活也改善了,就没必要做了。纯棉的还是好,现在只要是亲肤的产品,大家都提倡“纯棉”概念。
若三-杭州-二群副群主
套袖现在还有同事在戴,假领子还没见到过,如果流行的话应该会是以一个时尚元素融入到某个单品中出现了。现在很多商家售卖时都说是纯棉袜,但纯棉面料是没有弹性的,是因为机织时增加了牛筋的原因吗?
纳兰-东莞-外贸毛织厂长
加仿锦纶弹力丝,袖口、袜口、螺纹口加几转能增加几年耐用性,不然经常出现领口、袖口没弹力的情况,120D规格的很细弹力也大,而且还有透明的弹力丝,织进衣服、袜子上肉眼也很难看得到。
极简-洛阳-财务
假领子也有,但比以前好看,款式花型都很多。我和孩子有圆领的毛衣,到了冬天觉得脖子有点冷,穿衬衫在里面又会不舒服。在网上找了找,发现有很多款,不知道舒适性怎样,但肯定是比以前老款的要舒适很多。

(图片来源:拼多多 截图)

   
总结:
1、袜子、帽子、秋衣等服饰类产品在穿着一定时间后,面料会因为穿着者的运动产生损害从而减少附着能力。2、很多连帽卫衣存在帽子过重引发领子卡脖子的问题,在生产设计过程中,卫衣帽子可以选择同色的A、B面料,在保证美观的基础上减少消费者的穿着痛点。
3、假领子、袖套等产品因为消费水平的提高逐渐被淘汰,或以更加时尚的造型重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02
创业与就业
前言:因为国家政策以及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纷纷倡导创新创业。有很多人经过自己的奋斗闯出了一片天地,也有很多人创业失败。创业与就业同时也是摆在很多应届生面前的难题,对于创业你有什么看法?你会建议年轻人或者刚毕业的应届生创业还是就业呢?一起来看看芸友们怎样说吧。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群里有没有创业的小伙伴,你们觉得这两年创业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或者如果你在找工作,你会选择创业型公司吗?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可持续
创业有人脉没有能力不行,有能力没有人脉也不行,但人脉可以靠能力扩展。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能力和人脉更像是创业人才必备的两大标签,可不可以这么理解?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可持续
我接触过很多不同的创业者,我觉得能力还是关键。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有的人确实不太擅长社交,但是专业能力很出众,那这样的人想要创业,应该找目标一致但综合能力可以互补的合伙人,这应该也是一种方法吧?创业核心的能力包含哪些?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可持续
一些创业者是能力型最后也会有人脉,你做得好、做得大,自然就会吸引人。核心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逻辑、判断力和做事情能力还要会挑人。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那专业方向呢?比如服装创业是否一定要对服装了解得事无巨细,又或者IT行业是不是硬要对研发或者产品吃透才适合创业?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可持续
李斌、马斯克都不是读汽车设计和制造专业的。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理解了,专业对口应该算是加分项,而非必选项,核心还是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行动力。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可持续
以及个人经验和观察。
吴征-兰州-创业者
我先说普遍现象,当下创业最大的困难是政策及环境的不确定性。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那如果给年轻人建议,你会推荐他们去创业公司吗?或者怎样筛选创业公司会比较合理?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可持续
先去大公司学习流程、怎样做大项目、怎样把关等等。
Eleven-杭州-买手
有能力先去大公司,但大公司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温室,出来真的有“货”的人比较少。
吴征-兰州-创业者
大公司太卷了,进大公司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之前接触过一个实习生他有美国、泰国留学的经历,硕士读的MBA,我和他说建议他去大平台学习,在我们这里有点浪费,同时不太能接触到系统化的流程和规则。
lira-上海-1群副群主
大公司有完整的流程,对岗位技能熟练有要求,可以去但是个人对于平台价值的利用更为重要。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可持续
大公司出来的产品、服务等等都比较严谨,这是很多创业者需要学习的怎样把控质量、时间、预算。

(图片来源:Pexels 图片网站)

   
Eleven-杭州-买手
美国最早推出MBA项目的原始动因就是在一些规模化的公司的中高层中,形成一个统一的理念和管理运作机制,减少沟通理解偏差和操作的失误。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之前有了解过MBA的招生简章,也咨询了身边有读MBA的朋友,感觉框架很大也很有道理,但是不一定适应实况,尤其每家公司无论是即将面对的困境又或者历史遗留问题都千差万别。
Eleven-杭州-买手
学东西不是一定要正襟危坐,有时候多在生活和工作中多观察、多交流、多去尝试,能比在纯课堂学到更多的东西。当然,能够有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和框架的学习机会,当然要把握,这是一种知识信息的储备、逻辑和思维能力的针对性训练。
lira-上海-1群副群主
进大公司算是一个比较稳妥长远的发展路线,可以这样规划,怎样借用好平台一步一步升级能力。
Eleven-杭州-买手
如果想创业,可以先考虑在没有一分钱的收入的情况下,以自己现有的积蓄或者其他可以来钱的合法融资渠道,可以撑多久?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做好风险预估,想到从前两年一直到现在的自媒体转业浪潮,有文章就针对那些辞职做自媒体的人专门做过研究课题,感觉这个浪潮应该也淹没了不少人的雄心壮志。
Vivian-北京-投资
这两年整体行情不好,不知道咱们群里有没有人逆市创业?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可持续
任何时候都有人创业,但大部分的创业项目投资机构不会看上。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创业真的是个艰难的道路,要一步步摸索。
Eleven-杭州-买手
很多创业项目还是要考虑一些“政策风险”。如果没有太多资金,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进去,以脑力或资源入伙,不要想着什么都想要。本身创业维艰,很多时候都是“九死一生”的。有个站票理论,创业为什么一定要做“商务座”?二等座甚至站票也不是不可以,只要它可以带你到目的地,沿途的风景你也是逛了一遍。
lira-上海-1群副群主
大公司路径不代表只在这一家,但是走向大公司意味着在为自己选择一个更有保障的基础背景,这个实际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长线选择,相对敢不去大厂起步的人来说。
Eleven-杭州-买手
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向,然后也不要忽视另外一个方向,尽可能把“机会成本”的影响,降低到你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大家有正在外企工作或者拥有外企工作经验的吗?大家觉得外企和私企的最大差别在哪儿?对于求职者,有没有推荐得比较好的时尚行业外企呢?经常看到网上夸赞外企会给员工充分的“Work life balance”,但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却说这是假装仁慈,大家怎样看?
分享文章:【外企与民企】
(文章来源:公众号 经纬因你而精彩)

(图片来源:公众号 经纬因你而精彩)

   
Eleven-杭州-买手
我在私企不加班,因为加班要提前申请。部门的加班费预算,在年初预算会议时被砍掉了,部门没这个加班预算就不加班了。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那岂不是很好,等于说把要不要加班的主动权给了员工。
winnie-广州-女装设计
我在外企待过,上下班不用打卡,但是也是自律加班,基本天天加班。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自律加班,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Eleven-杭州-买手
外企也有鄙视链的,台企小于日企小于港企小于美企小于欧企,就像外企直呼老板的英文名,看似平等实际上等级制度比任何团体都严重。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那其实还挺好的,不像网上很多文章说得那么“妖魔化”。
Eleven-杭州-买手
看一家公司真正的水准和企业文化,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色,去体验他们真实的服务。网上的写手可能也仅限于自己的经历或者想象,不管是外企还是民企,都有好的、不好的,无非是你遇上了啥样的。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是的,以前不太懂的时候总是会百分百相信这些纵使偏颇的文章,但是现在就不会了。
Eleven-杭州-买手
还有一种“围城”状态,总觉得外面的更好。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没有接触过外企,但知道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也会有不同问题,就是看公司领导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感觉生活各个领域都会有“围城”心态,大家觉得是进一个好公司更重要还是跟对一个好领导更重要呢?
Eleven-杭州-买手
跟对好领导更重要,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其实我也这样想,毕竟每天相处面对的都是领导。
茜茜-天水-普拉提训练师
跟对好领导太重要了,对于职场小白,好领导的思维方式基本可以奠定一个菜鸟未来的职业发展。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这个思维方式具体是关于什么的?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我觉得是对待工作和人际关系还有合作的底层逻辑,树立好了基本的价值观真的很重要,这与前期建立起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道理相通的。“围城”状态真的要靠自己消化,因为人有时候真的要知足感恩,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人的本性,但是幸福感却不是通过攀比和贪心可以得到的。贪心比较是本能,知足常乐却需要自制。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是的,职场中很多事也是对心性的磨炼,这段话说得太好了。
总结:
创业非常考验创业者的综合能力以及所掌握的资源,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来说,先进入稳定、规模较大的公司增长经验、学习之后再进行创业会更加稳妥。创业不仅需要创业者自身拥有足够强的综合素质,还要符合当下政策,创业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对于创业者的精神、脑力、人脉也是一种考验。无论是外企与私企,在职场中跟对一位好的领导,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人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03
服装价格
前言:每个人对于服装的需求不同,对服装价格的要求也不相同。尤其是在网上购物,消费者在没有感受过产品的前提下,价格就会成为影响成交率的关键因素。目前服装市场品类繁多,同价位的服装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怎样找到靠谱的商家与产品就成为了消费者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白泽-杭州-3群副群主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线上消费愈发受到消费者欢迎。其中,近六成的受访消费者表示线上消费超过线下消费,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消费者表示疫情后在线上消费的比例同比有所提升。这里提到六成受访者的服装品类线上消费超过线下。疫情这几年,时不时的封控让实体店很难过。现在国内疫情形势已经开始转向,大家觉得今年的服装线下消费能否快速回暖?图为2022年1至6月抖音电商交易额行业分布情况,看这个统计电商直播对于服装类的带动很强。以大家在直播间购买衣服的体验,和传统电商销售相比,直播有哪些方便和不方便的点?
分享文章:【中国服装行业2022年终总结,2023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公众号 服饰天下)

(图片来源:公众号 服饰天下)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先不从数据上看,线上应该比线下卖得好,毕竟因为疫情线下着实不方便,抖音的流量数据已经在这里了,卖得好才是正常的。总体来说,2022年的销售总额服装应该是下滑的,而且据统计时尚类更是下滑,时尚短视频的点赞关注数据也在下降。
白泽-杭州-3群副群主
为什么时尚短视频的点赞数据也下降?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视觉疲劳,同质化太多。而且短视频的模特很多科技脸,毫无品位提升感。
白泽-杭州-3群副群主
服装类的视频我只看过一点穿搭分享的,睡不着的时候会看护肤品种草视频催眠。的确在介绍产品的时候,关键词就那么几个。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是的,而且现在我更偏向于看一些没那么火的博主做的推荐。
白泽-杭州-3群副群主
因为这类博主商业合作的可能性小。话说大家平时喜欢看时尚类的短视频吗?你们希望从那些短视频里获得什么信息呢?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感觉当养成系的老粉容易和博主之间产生很强的信任,如果本身认识这个博主,那信任感就更强了。我高中一个同学就在做这种博主,视频里有很多都是推荐美妆产品或者衣服的。而且她喜欢用方言讲,真是她一推荐我就想买。
白泽-杭州-3群副群主
用方言讲,那会很有地域性的亲和力。
柏影-苏州-6群副群主
大家对现在服装的物价怎样看?为什么现在淘宝一件衣服随随便便两三百,在实体店消费更高,一身衣服可能一千都没了,是我太穷了吗?大家心目中性价比高的衣服都在什么价位?你对目前的服装价格满意吗?很多人觉得几百元的衣服买来感觉非常不值得,质量各方面只值几十但却卖到几百。

(图片来源:小红书 @℃ 。)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我在外套和一些套装上会选择价格适中、质量不错的服装,夏天是700到1500元左右,秋冬700到3000元左右,再贵一点的我不考虑。毕竟是做服装的,对于面料、做工都很清楚,所以就会挑选性价比高的,不会盲目追求品牌。当然大牌的服装也会准备几件,应对一些大型场合使用。内搭我就不建议选大牌,例如白衬衫、棉品可以有好多选择,即便优衣库都会有不错品质的,毛衣选含羊毛百分之七十成分的,我去年拼多多买了件百分之七十羊绒的才69元,比我拿货还便宜,质量也很好。裤子我会选150到300元左右的,最多不会超过700元,当然也是看面料成分的。
梦兽-柯桥-化纤梭织面料商
网上买衣服要找到靠谱的店也挺难的,我有一件衬衫200多,几乎春秋一直都在穿,从2018年穿到了现在,面料、版型都很不错,可惜领子被我弄坏了。现在这款衬衫价格还是那个价格,我准备春天再买一件一样的。在网上买衣服,越是买爆款越容易“翻车”,因为仿制太容易了,图片又看不出,买那些小众的衣服从来没翻车过。
柏影-苏州-6群副群主
我日常的上衣和裤子都不愿意超过300块,除非是非常喜欢的设计,鞋子超出1000元我也不会考虑,我是不会追求限量款和品牌的。我也有回购的衣服,能够遇到一件版型、设计符合自己的心意的衣服是非常难得的。
白泽-杭州-3群副群主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是这样的,普通的消费者不需要高溢价品牌。但作为业内人,不得不说成本控制的压力还挺大的,原材料到生产工人再到最终的销售,利润太薄的话养不活这个链条上的所有人。
七七-桂林-学生
有一次我回购同一件衣服,她突然改了面料,感觉舒适度没有第一次的好,这种情况有时也是一个小坑。
柏影-苏州-6群副群主
同一个款的衣服是会有服装的面料不一样的情况的,库存面料用完了再下单就会用新的面料。
梦兽-柯桥-化纤梭织面料商
总有人能从意想不到的地方扣点成本,消费者也乐于见到更便宜的商品,可惜羊毛最终还是出在羊身上,有一些小众品牌的主理人可能会搞到一批特别的面料,用完就没了,后面还想生产就只能换面料了。
张霁华-杭州-霁华慕临创始人
十年前在上海买过国外品牌一千多的大衣,很沉还不保暖,NIKE的鞋子穿一个月就开胶。从此之后我就只跟着自己眼光走,反季买的雪中飞轻盈、暖和、好看,广州产的牛皮老爹鞋经过暴雨水泡两年一个褶都没有,柒牌的衣服几年扣子不掉一个。不如把品牌溢价多出来的钱投到医美方面,人好看了披个床单都有气质。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好看的人真的是穿什么都好看。
梦兽-柯桥-化纤梭织面料商

(图片来源:芸友 梦兽 分享)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所以说肩膀以上的才是气质。
若三-杭州-二群副群主
中国的鞋服企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主要市场被国际大牌占据,但是随着近年来国产品牌的崛起,一众优秀的国产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其中表现最为出众的便是安踏和李宁。
分享文章:【李宁VS安踏体育,究竟谁才是国产运动品牌之王?】
(文章来源:公众号 CFW服装经理人)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我发现我竟然没有买过李宁的产品,我买过特步还有361度的产品。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安踏和李宁我都没有自己买过,出入社会工作后都是穿平价的鞋子。
若三-杭州-二群副群主
你平时有喜欢的国产运动品牌吗?它们相对于其他品牌来说有哪些值得购买的地方?
童双阳-会理-公务员
我自己在平时的生活或者运动之中,国产运动品牌几乎都购买、使用过,现今国产运动品牌占据主导的还是李宁和安踏,从直观使用感受来说,这两个品牌不相上下,属于国产第一梯队。而匹克、361、特步等应该属于第二梯队。从知名度来说李宁还是大于安踏,但不是绝对说法,李宁相对从科技型设计在某些国内运动领域属于先驱,安踏相对较晚。李宁的设计感科技感更强,而安踏则略逊色,从安踏集团及其收购品牌可以看出,未来安踏会走精致、高端、专业性能领域方面路线。虽然已经崛起,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有欠缺,低端系列在500元及其以下篮球鞋明显性能欠缺,穿着感受不是很好。
若三-杭州-二群副群主
有些好奇安踏500元以下的鞋在穿着感受上具体会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童双阳-会理-公务员
我2020年一次性买过三双李宁空袭6 ELITE版本,因为是打球的场地是水泥地,价格也合理,全国统一零售价839元,打折300元左右。但是实战体验后得出,中底性能不足、鞋底偏薄、鞋楦不行、包裹性死板,当然也不至于不能穿,但同样的问题在其李宁或者安踏高端系列则相对较好。

(图片来源:芸友 童双阳 分享)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希望两个品牌都努力发展越来越好。
童双阳-会理-公务员
每一个品牌都有诟病,但是在发展进化的路上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缺陷与不足,才能真正沉淀、成长。衷心祝愿国产运动品牌越来越好。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我就喜欢耐克,我觉得鞋子设计得非常好看,我工作有钱了就想给自己买这个品牌的鞋子。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准者体育,“有球场,就有准者”,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官方唯一指定装备供应商,有人了解过吗?

(图片来源:准者体育官方 截图)

   若三-杭州-二群副群主
淘宝销量还蛮高的,品类也比较全,不知道质量怎样。记得上初中时班里很多男同学都以穿耐克的鞋子为荣,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样?

(图片来源:淘宝 准者体育官方 截图)

   若三-杭州-二群副群主
到了大学虽然大家都比较低调,但在校园里还是会经常看到有些同学胸前或者后背有个很大的中国李宁的Logo。
童双阳-会理-公务员
我之前考虑过参加这个设计比赛,我知道这个品牌现在签下了NBA湖人队球员二年级新秀里夫斯。

(图片来源:芸友 童双阳 分享)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他们的比赛每年都会举办吗?
童双阳-会理-公务员
不确定,这个比赛好像叫准者杯。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可持续
关键李宁股票回报高,可以看到下面我发的图,李宁的回报是那么多运动品牌中最高的,过去5年二级市场选择了李宁。

(图片来源:芸友 Vincent 分享)

   童双阳-会理-公务员
从商业角度来说确实是。
总结: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不需要过高的品牌溢价来标榜自己,但价格较低的产品同质化更加严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但对于品牌而言,控制成本压力较大,这也是导致市场上服装价格偏高的原因。目前国产品牌质量越来越高,价格相对于海外品牌更加合适,反季节购买国内服装品牌的产品是减少购物成本的好方法。

   
04
生肖单品
前言:随着中国在世界时尚地位以及消费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品牌注重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节日前夕会针对节日的属性推出不同主题的产品。作为消费者你会为带有传统元素的产品买单吗?什么样的产品会更加吸引你?一起来看看芸友们怎样说吧。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兔年将至,各大品牌打造了兔年专品。从EVISU的新年立体刺绣外套,到MICHAEL KORS的手袋,再到COACH的手表,越来越多的品牌重视农历生肖。大家觉得这些设计好看吗?大家在看到这些设计会有购买的冲动吗?

(图片来源:芸友 孙荣浩 分享)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部分中等价位的品牌或者大牌产品,如果是设计真的好看,我会考虑当作礼物送给别人。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有些是好看的,看到好看的设计就会产生购买冲动。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有没有哪些兔年设计吸引到大家?
Eleven-杭州-买手
最近逛服装店,没怎样看到兔子元素的设计。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感觉大部分是外国品牌在做兔年元素的设计,国产品牌没怎样看到。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是现在国内品牌没有认真对待兔年元素吗?国内品牌的兔子系列好像很少,反而国外品牌都有认真准备了兔子元素。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感觉国内大家其实也不怎样在意生肖年了吧,我身边基本没人为了兔年而要专一买点兔子元素的消费品的,国内市场还是比较了解消费者的想法。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可能目前大家的注意点不在生肖上,而在乎东西合不合适。
梵溪-西安-大学教师
我也觉得,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在设计和产品的市场上都有滞后,觉得今年生肖特色的产品不是特别鲜明。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疫情让很多本土品牌减少了设计开支,项目只做经典款。
刘唐-重庆-学生
我觉得好看的话就会想买,有纪念的感觉。但是那么多品牌都推出农历生肖年的限定产品,是不是代表,确实能额外赚到钱?

(图片来源:APPLE官方 截图)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我也是遇到好看的就会特别勾起我的购买欲,我觉得很多限定款不一定能赚钱,但广告的意义一定有。好产品能起到引流的作用,我个人其实不太喜欢大红色,但是这样一组合觉得红色好合适。
刘唐-重庆-学生
如果我在犹豫不决买一个东西时,好看的限定版就会增大购买的概率,比如我买了SWITCHS的喷射战士3限定版,就觉得很漂亮。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现在电子产品都在往时尚单品这边靠,打造出独一无二的设计感和时尚性。
总结:对于消费者而言,知名度较高的品牌推出地在自己消费能力范围之内的产品,会考虑作为纪念礼物送给他人。很多消费者认为品牌推出生肖限定产品,还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对于品牌而言也是提高市场知名度的方式。

   
05
元宇宙
前言:元宇宙的开发潜力非常大,它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追求独特的消费心理,而且它与现实中的产品结合的产物更是会引发一系列的变革。同时元宇宙也可以大大降低一些产品的开发成本,将研发过程完全在元宇宙中进行。对于元宇宙你了解多少?你有体验过元宇宙吗?一起来看看芸友们怎样说吧。
冷芸-上海-群主
各位身边有多少人是已经使用过元宇宙的?比如看时装秀或者做过其他什么事情?
分享文章:【00后元宇宙漫游指南】
(文章来源:公众号 DT塔门)
vcan-深圳-产品经理
去年还创业的时候,就都是用元宇宙的概念说服地方政府“振兴乡村”,帮地方做文旅升级、党建升级、博物馆升级。
冷芸-上海-群主
具体说的什么?
vcan-深圳-产品经理
比如文旅升级,原来的文旅项目就是仿古街、周边地产、自然风光,我们就给他改成全息投影仿古建筑,元宇宙文旅游戏比如运用这个景区历史上什么典故设计元宇宙剧本杀,配套地方发行一些元宇宙的限量风景图、虚拟人。博物馆就更简单了,因为疫情大家很难去博物馆逛,我们把文物做成全息投影可以实地也可以线上参观,博物馆里面的地图和内容也做成RPG游戏地图那种形式,然后把里面的最知名文物也做成虚拟的NFC的图,同步线下开发文物的元宇宙风格的衍生品。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目前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元宇宙体验工具,我很早期体验过AR,不知到了元宇宙是不是同样的感觉,有点期待元宇宙可以帮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旅游、逛街、开会、聚会、做活动等商业应用,我今天看到一个品牌的服装很有数字服装的感觉,这个制作手法很匹配数字服装落地。

(图片来源:公众号 White时尚笔记)

   
3D打印让服装不再是屏幕上的数字影像,IRIS VAN HERPEN的设计在轮廓、概念都不断向外延展、破规的途中,不得不说也成就了属于IRIS VAN HERPEN独一无二的价值,精彩、绝美又使人回味无穷,以后的IVH还能有什么惊人创举属实让人期待。
分享文章:【什么玄学?穿过这条真空透视裙的女明星全炸热搜了…】
(文章来源:公众号 White时尚笔记)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用过类似元宇宙的平台去参加一个商赛,然后给我们了一个线上的大厅,每个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人物。展示我们的方案和PPT时,我们的虚拟小人会进入一个封闭的并只有评委和本队成员的房间,展示完以后我们的虚拟小人再走出去。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听上去跟玩游戏好像。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是的,但是我觉得元宇宙的技术还是要拓展,因为我上次体验过以后,感觉她们这个模式相比于通过腾讯会议做PPT陈述麻烦,当时内心的活动是“还不如用腾讯会议呢”。
Emily-杭州-国风设计
刚开始还不成熟。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我早期体验AR,真的有身临其境之感,要是元宇宙的场景与这个AR科技相互结合,应该超级完美了。只是虚拟人物,我觉得不是很有意思,要我这个人有体验和触摸感就非常有意思了。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这个我也很期待,只有虚拟人物感觉和玩游戏没什么差别。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有一年淘宝做了一次跨境的活动,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继续推了,它是在真实场景里逛街。这个技术成熟估计还是不容易的,我的记忆应该是在7年前。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听起来好心动。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是的,当时点开窗口就可以去日本、英国的几个大超市。这个功能还没有试过。

(图片来源:芸友 刘莉 分享)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真的非常酷,那种科技感带来的魅力,数字化高纬度的展示,真的好像《三体》的那种感觉。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是的,而且感觉这只是元宇宙非常初级的形态,以后更高级的形态肯定会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
总结:元宇宙目前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不少产业目前使用元宇宙的方式相对现有的模式更加繁琐,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元宇宙具有非常强大的延展性,需要在涉及的产业上不断纵向拓展。元宇宙想要与现实结合,还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

   
06
跨界联名
前言:时尚绝不只限于服装行业,时尚品牌与艺术家们的跨界联名非常吸引消费者们的关注。近期LV与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第二次合作推出了全新系列。对于这种跨界联名你有什么看法?一起来看看芸友们怎样说吧。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最近,LV和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二次合作推出了新系列,而且还在东京新宿站投放了裸眼3D广告,你们觉得这一系列是你的“菜”吗?大家觉得艺术和时尚品牌的联名,一定是彼此赋能的共赢合作吗?以前想到波点总会自觉联想到复古,看了草间弥生的作品,感觉波点花纹可以丰富有趣。
分享文章:【十年再相会,LV再与「波点女王」草间弥生发布全新的联名系列!】
(文章来源:公众号 一行一线)

(图片来源:公众号 一行一线)

   Bonnie-北京-奢侈品鉴定、创业
我感觉一般,产品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个别单品可以日常搭配,有的单品觉得很夸张。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那站在奢侈品市场或者客群角度,这次合作是不是没有太大的“商业增值”?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对商业规律还是要有一些学习的,懂趋势,要研究客户,然后不屈不挠的决心,还有要学会算账,有团队还要学会管理,真的是考验人,引用产品经理梁宁的观点,能力圈、优势圈、资源圈。波点还是很有疗愈感的,就是波点把产品拉回平民审美上的感觉,会不会卖得特别好不清楚,但是给仿品留了很大模仿空间,今年波点的其余产品有可能会火。
沈彬-旧金山-4群副群主
我看到很多红人都用上了,印象最深刻的是谷爱凌。这次其实是LV和草间弥生的第二次联名,他们早在2012年就合作过。综合来说,虽然我觉得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联名跨界确实很厉害,她做的艺术空间,还有其他联名都很具有商业价值。但是这次联名,单看产品感觉一般,有点把二者的特点强融合在一起的感觉,这是2012年的款式,还有这个室内展览,当时也是各种刷屏。

(图片来源:芸友 沈彬 分享)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这个艺术空间就很拉高艺术感,就不会盯着产品来思考,而是当艺术品来看待,想买到的是作品。
Bonnie-北京-奢侈品鉴定、创业
对艺术家个人和品牌来说就是联合起来制造营销话题,都属于行业顶流,应该有一定的商业增值。关于跨界我了解到的是2018、19年玩得比较多,现在脑子里能记住的只有旺旺的红色小人衣服、老干妈衣服还有999感冒灵秋裤。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列举的内容瞬间有画面感了,而且整体上会具有场景意义。我想到了经常和大牌搞联名的潮牌SUPREME,他们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只是各自品牌元素的拼凑”而非真的“融合”。
总结: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们对自己精神具象的表达,当艺术家与品牌跨界联名,作品被放进橱窗、摆上货架,那么每个消费者也都拥有了解读并赋予它新的意义的权力。

   
07
中国时尚
前言:时尚行业oumei始终是世界的领头羊,国内时尚起步相对较晚却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国内很多时尚行业的从业者一直在为中国时尚寻找出路。中国时尚还需要多久才能被世界认可?我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更加努力?一起来看看冷芸老师与芸友们怎样说吧。
柏影-苏州-6群副群主
“少林寺穿搭”最近很火,所谓的“少林寺穿搭”视频精髓在于几个重要元素,卫裤扎到袜子里、篮球鞋配上北面短款羽绒服。有人说穿衣自由穿着舒适即可,也有人说这是审美畸形新一代的“精神小伙”穿搭。大家能欣赏这个穿搭风格吗?

(图片来源:小红书 @麻啦麻啦)(图片来源:抖音 @穿搭男孩)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这是故意穿成这样吗?这些背影真的好阳光啊。
张霁华-杭州-霁华慕临创始人
国人压抑得久了就想找个方式和出口释放,自网络时代开启每年的梗不断,却为什么吹不向世界?原因是自娱自乐、苦中作乐式的自嘲。好比一个不懂烟草的少年,抽烟纯粹为了耍帅,但在旁人眼里就很幼稚。西方的时尚虽然设计也乏善可陈,但每一种流行风格都明示暗喻了权利、贵族、金钱等人类永恒追求的东西。人家始终把目的放在终点,你始终看着眼前,看似差距不大却也无穷大。
Blair-南京-学生活动
这些时尚就像是过家家,小心机罢了。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希望还是有些正向、有内涵的时尚引领潮流。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但是国内对于这些权利、贵族、金钱这些也在疯狂追求,只是没凸显在设计上,但oumei时尚界毕竟也是“老钱”了,我们的时尚发展没几十年。
张霁华-杭州-霁华慕临创始人
凸显在商业模式上,希音市值高吧,人家快时尚,快为了什么不用我多说,国人的劣根性没变。
千源-广州-设计师
虽然我承认国内很多东西和oumei有很大差距,但是一说到差距就立刻把原因归为中国人的劣根性我非常反感。
张霁华-杭州-霁华慕临创始人
劣根性是多数国人自古就有的从众性,中国文化璀璨的东西很多,糟粕也同样很多。好比一个执拗、优秀的人,爱他的人和恨他的会一样多,中国自古就有的很多美丽传说,处处彰显了少数觉醒人士反抗封建糟粕的精神。从中我得出结论,觉醒的人任何时代都会有,跟科技和时代的超前与落后无关,而在于个人的修为。那些流传下来的传说之所以美,就是在少数觉醒意志和多数从众性的激烈碰撞中诞生的。
林梓江-汕头-棉T生产
我也反感“国人劣根性”这种概念。把范围缩小到时尚行业开始,所谓的劣根性可能就是产品模仿抄袭、假冒伪劣抑或流行扮丑搞怪、低俗无下限吸引眼球等,它的本质其实就是人的短视、急功近利。这种问题国人有国外也有,它的源头不在于人种,而在于国家或地区贫穷、落后、动荡不安导致当地人无法从长远角度来考虑问题,必须得过且过。至于西方时尚所谓的权力、贵族、金钱这些概念,先且抛开美学设计概念不说,它们不见得是优秀的,只是喜爱它们的人显得高贵,于是我们就觉得它们是高贵的。于是有些人对它趋之若鹜,以为有了这些东西,自己也能变得高贵。殊不知,高贵的人之所以拥有如此地位,来源于数十代人的努力和奋斗,有些可能包含了血腥的剥削,传承至今所拥有的不可被替代的权力、资源、技术,而不是所谓的高定时装、顶级限量款等。我们国家发展起步晚,但是不代表我们的文化审美有问题。很幸运我们活在这个时代,当我们的权力、资源、技术领先于世界的时候,我们应该可以看到,流行于世界的应该不只有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当代中国潮流。
千源-广州-设计师
谈到东西方的差距,不管是科技还是文化,抛开历史抛开时间,都难以找到真正的根源。现代科学文明起源不在东方,在于西方,并且西方科技发展的时间远比东方要早。西方日心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我们中国还处于明末清初。迪奥设计出New Look的时候新中国才刚刚成立,皮尔卡丹进入中国的时候国人还都在穿中山装。审美或时尚的认同本身是一种文化认同,当代世界的文化主导是西方文化不是东方文化。在别人制定的规则、模式,沿着别人开拓的路走下去,是很难超越别人的。抖音国外版和SHEIN也许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好的启示。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谢谢你们认真的回答,看了非常感动,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让我们拥有了信心。对于国人审美还是在于引领,同样是东方的日本、韩国或者我们国内的台湾和xianggang,都没有极端的着装体现,从当年流行的电视剧及明星的选拔上我们回想看看,都是怎样的偶像形象,着装文化体现是怎样的?我们国内在形象标杆的树立及文化窗口传播上没有重视起来,中国瑰宝很多,文化博大精深,大家齐心协力去尊重和推广,一定也有惊喜的颠覆,我们的审美需要一些标杆示范,体现中国时尚的示范,从而走向世界。

(图片来源:Pexels 图片网站)

   冷芸-上海-群主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抄袭,不喜欢原创?”我来回应一下其他人的这个观点。
1、民族的劣根性问题,可以理解为民族的缺陷(点)。我们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劣根性,就好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其他民族一样会自嘲自己的劣根性,比如某些靠掠夺与侵略发家的民族。客观地说,传统文化确实不是所有的都是精华,所以才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说。
2、历史上美国设计师确实也出现过抄袭的现象,特别是在他们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和我们现在的国内非常相似,但单单这一点并无法完整解释中国人为什么会抄袭。
3、学界也有很多争议,就是中国人到底是否擅长创意?换句话说,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智商层面的,中国人有创意能力吗?因此调研对比不同国家的婴儿、中学教育、大学生教育,表明婴儿阶段的孩童在表现创意方面的能力无异,但是随着年龄的成长,反倒是中国人的创意思维能力在下降,大学阶段反而是最糟糕的。因此一个结论是,教育限制了中国人的创意能力。
4、除了教育之外,我们还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时候,当时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者就已经可以为自己的创造申请版权保护。契约精神可以说是伴随着欧洲的海洋文明的诞生而诞生的,这个与地理文明有关。而在中国,合作关系的确立是靠血缘关系特别是家族,而非法律关系而确定的,这是由我们的土地文明而确定的。欧洲岛屿为主,不像中国一片片土地生存的都是同一大家族的人。他们的人际关系无法靠血缘来解决,所以必须通过第三种关系暨法律契约关系来解决。对法律的尊重,对知识版权的尊重是原创能生存的制度保障。
5、文化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这个现象,比如东方文化总体比较讲究“等级观念”,另外中国人普遍“短视”。等级观念导致了下级不敢反驳上级,“短视”导致了抄袭能最快赚钱。但为什么同样很讲究“等级观念”的日本,创新层面依然硕果累累?我觉得除了教育,还是他们骨子里对法律制度的尊重。论到“短视”,其实犹太人也很短视,而且两者的短视都与“安全感”相关。
犹太人历史上经常被迫颠沛流离,他们无法做长远打算,所以他们从事的工作都是不用太大投入但又能赚快钱的生意,比如金融。但为什么犹太人又是世界上创新最多的民族?到今天,以色列依然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科技发明,但他们只做Start Up企业,然后把版权卖给诸如美国的商业公司去发展成大项目。这点我认为和他们的教育有关,犹太人对后代的教育,在我看来是全世界最好的。我说的是他们的传统教育,特别是妥拉和塔木德部分,也就是他们的核心宗教信仰教育。
6、还有便是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思维总体强调科学、理性,二元对立暨对错、真假。一切结论必须经过科学理性地推理或者验证才能证明真理就是真理。中国儒家文化在根源上不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是“整体性思维”。最形象的体现是西医和中医,中医不是头疼医头,而是renti对中医来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果不理解这点思维模式的差异,中医永远无法和西医对话。
这又怎样影响了创造力呢?曾经有人问,历史上我们中国有许多的发明创造,这说明不是中国人智商、能力问题。但为什么近、现代我们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远不如从前?我个人觉得这个和欧洲出现过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有关。众所周知,中国在唐、宋曾是世界第一强国,无论是经济还是文明,许多技术创新都诞生在那个时候,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与包容的时期。你看这个时候的欧洲大陆,他们就是荒蛮的。欧洲文明开始显出文明与理性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世界观从“以神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
解放人的思想这对创新与科学发展很重要,没有自由地思考哪来的创新?而后期的“启蒙运动”则开启了理性思考时代,欧洲的文明与科技及知识发展几乎就是始于这两个时代。虽然从文明的起源来说,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时代他们也诞生了诸如柏拉图的“大家”,但数量是屈指可数的。而对于我们中国,虽然我们有几千年的文明积累,不幸的是它曾被断代过。我们是在断代文明中迫不及待地学习了西方文明,然后抄成了现在的似西方而非西方,似中国而非中国。我们既没有完整学到西方的科学理性,也早忘记了中国的“整体性思维”,这对于创造所谓的中国式新文化、新时尚一样是一种打击。所以综上所述,我们今天看上去会抄袭,不是因为中国人的智商和能力,而是思维、教育、文化与制度导致的差异。
总结:时尚行业所谓的劣根性就是模仿抄袭、假冒伪劣,以及流行的扮丑搞怪等。本质其实就是从业者或消费者的短视与急功近利。抄袭问题在国外同样严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于地区的发展程度,以及人们对原创的保护。品牌无法从长远角度来考虑问题,将赚钱放在了第一位,这也是中国时尚难以走向世界的原因。

   
08
时尚教育
前言:随着生活条件逐渐提高,与时尚产业相关的专业等正在迅速发展,时尚行业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是大家认为高不可攀的行业。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接受孩子从事时尚类的专业以及工作。一位芸友就有类似的问题,一起来看看冷芸老师与芸友们怎样回答的吧。
吴兰-苏州-形象管理
最近孩子准备出国读大学,对于是否选服装设计还是设计大类比较纠结,所以想请教一下大家。
冷芸-上海-群主
你可以说说女儿具体情况,让大家帮你参考下,我们社群就是用来讨论这些相关话题的。
吴兰-苏州-形象管理
我家孩子现在高中,计划本科去日本读设计,她现在对于是学服装设计还是先学设计大类不是很确定。一种意见是说,应该先读设计大类,最后再确定是服装还是珠宝还是其他等细分专业。另外一种意见是说,就应该先确定专业,否则读硕士的时候再确定服装专业就太晚了,而且硕士读的时间也短。
冷芸-上海-群主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根本不重要,所谓不重要的意思是,它不因此影响孩子未来的任何发展,没有人的成功或者失败是因为选择了一个General或者细分专业。另外,没有所谓晚不晚的时候,这个都是传统思维。学习是终身的,晚点儿确定个专业就算晚?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不妨都看看试试,通过实践去确定自己喜欢的,而不是不确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那就先去随便确定一个。设计本身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所以这样去设计课程也是有道理的。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那就选择什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就从通识学习开始。还有一点我也通常建议家长,为什么是家长代孩子问这些问题,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去寻求答案?经常有家长来网上代孩子问我类似问题,我都反问为什么不是你的孩子直接来问,这就是他们走向独立的过程。而且很多家长表达的不一定是孩子希望的。以上是我个人建议,其他有留学经验的芸友也可以分享。
吴兰-苏州-形象管理
孩子也在问,家长多了解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支持,不矛盾。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我觉得首先得家长自我梳理一下思维,首先就用时间做了一个限制,是为什么而读书?只是为了完成吗?两个专业都不矛盾,为什么这么说,我女儿学油画的但很喜欢游戏原画,作为专业的深造她选择油画的理由是,一切都是以绘画为基础的,这个功底得深厚。而兴趣爱好是发展在有根基之上,所以在暑假去学了游戏原画,满足了这个兴趣。与其在这里思考要替孩子选什么,倒不如问清楚,她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未来会和谁站在一起做朋友。还有不管学了服设还是选了珠宝,都可以同时拥有这个能力,同时分配时间学习,追求的不是学历而是能力。引导孩子的是建立目标,而不是完成一件事,时间不是问题,而是她是不是决心要为了这一件事终身坚持研究下去,成为她满意的模样。既然选择去日本,日本这个国家什么最厉害?这个学校哪位大师厉害?这个是选择的条件。
冷芸-上海-群主
但我们的建议都是旁观者,毕竟自己最了解自己。但这个思维模式很重要,就是最终目的是重要的。当然可能你们也知道自己清晰的目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不过我碰到的许多家长分两类,一类是家长特别想让孩子做而孩子不想做的,这类家长找我是为了让我说服孩子放弃他们的热爱,这些都被我直接拒绝。一类是帮孩子了解情况的,这类我都告诉家长请孩子直接联系,高中的孩子可以独立提问了。

(图片来源:Pexels 图片网站)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中国大多数父母是喜欢参与孩子的选择的,还有一种就是自己没有完成得很期待孩子替自己完成,我们要信任孩子比我们厉害,他们积累的知识和接触的世界已经跟我们完全不同了,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成长自己的价值观及眼界,然后只能做一个清晰的旁观者。
吴兰-苏州-形象管理
信任和支持是不矛盾的。
冷芸-上海-群主
是的,要让孩子感受到支持,而不是干涉,某些时候家长觉得是支持,孩子觉得是干涉,这种情况也很普遍。只是普遍理解,但不代表你们是这样的,我个人的感受,也是孩子们不太喜欢听,家长又特别喜欢说到的话“都是为了你好”。但这就是人生吧,做孩子的时候不想听,等做父母了又自己对自己孩子说。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儿大不由娘,我是在孩子读了大学后深刻的体会。之前对妈妈的崇拜和依赖已经没有了,完全的独立了自己的思想,那一刻真的对父母是个考验。而且知识和见识的距离也倒逼着作为妈妈的我要学习,因为想要靠近,想要在后面托起,都是妈妈对于孩子的爱。这个时候只有成长自己,保持自己与世界的同频,才能协助孩子看清楚前面的路,他们的人生已经是在自己的蓝图里了,我们只能做好准备,好的坏的都接受,而且要有底气兜得住。
冷芸-上海-群主
这里搜“设计”,会找到不同设计珠宝、服装、鞋、包包的不同。搜索“留学”会找到留学相关主题。建议让孩子自己看,能看懂多少算多少,比别人告诉他们有意义。关于服设专业,网上家长问的一类比较多的问题是这个工作究竟能赚钱吗?他们觉得这个和画家一样,很难养活自己,所以也是为什么家长反对孩子学习的原因。
分享文章:【一定要收藏!由冷芸时尚圈贡献的关于时尚产业的干货!(整理至12月4日)】
(文章来源:公众号 冷芸时尚)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现在设计和艺术人才饱和。
冷芸-上海-群主
饱和了吗?为什么我觉得远远不够啊?或者是教育与需求脱节的缘故,其实设计和艺术会越来越重要,我都在学习AI艺术。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现在AI技术都是要学编程,全新的模式,但是艺术设计培养了眼光和见识。
Grace-东莞-设计师
学艺术的人多,真正是人才的不多。
冷芸-上海-群主
对的,另外交叉学科会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文理兼修的学科,所以如果你又懂艺术又懂编程,那是被需要的人才,现在科学与艺术、哲学、人文跨学科合作项目需求很大,所以文理兼修的背景会很受欢迎。
Grace-东莞-设计师
然而我觉得现在的人都太焦躁了,学了一点皮毛就想把想法告诉所有人,证明自己学得和别人不一样。但是缺乏深究能力,不愿沉淀,不会去考虑这个行业更远的发展,可能即将需要和什么方面的技术结合起来。
Lia-深圳-设计师
请问一下冷芸博士,这样的人才在哪些好的行业被需要呢?我本科学的自动化会编程,硕士学的建筑设计,做了好多年的建筑设计师,但现在行业快不行了,您有些什么好的建议吗?
冷芸-上海-群主
现在需要文理兼修的职业其实很多,比如现在服装设计师如果能懂数据分析找工作肯定不愁,这样的背景在时尚公司很稀缺。至于建筑设计师,这个和地产行业的没落相关联,但是我个人认为建筑设计本身这个职业会继续向好。但是建筑行业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说绿色建筑的需求,所以我想你要找到新的赛道,我不知道你现在具体在服务什么企业,如果是传统地产公司,那也确实这个行业在没落。和我们时尚行业一样,绿色、环保、新能源使用都是方向。你可以去学习下碳排放、环保、ESG相关的内容,这些是各行各业包括建筑也需要的,据我所知这些领域需要懂各个专业的人。
晓裁缝-东莞-服饰行业数据化研究
冷芸博士说得这种人才我们也需要,复合型人才现在特别稀缺。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是的,现在人才太少了,又聪明又懂事还能做事的就更少了。
冷芸-上海-群主
AI无法替代真正思考的人,AI替代的是懒于思考只会机械作业的人。其实大家别看现在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很多公司还找不到人才。
Lia-深圳-设计师
感谢您的分析和建议,我一直很爱做设计,但是行业越来越没落。目前打算利用自己的建模技能,做参数化设计的3D打印首饰,但关于品牌、运营啥都不懂,还不知道怎样起步,决定好好看看您的文章。
冷芸-上海-群主
就业市场存在的劳动力和企业需求是不匹配的,严重错位,但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没跟上的问题。3D打印首饰确实是你可以尝试的,群里的文章大部分不是我个人写的,是大家一起讨论出来的。但我刚才发的链接,确实值得好好看看,它集中了群里我们芸友的智慧。从行业视角而言,目前这几年(差不多从2015到2025年)是行业最大的转型期的第一阶段。一个是数字化转型,疫情前很多人不明白,疫情3年逼着一些人明白了,但依然很多传统企业和个人不明白。这些人在未来5年到10年基本就被淘汰得差不多了。与此同时,企业需要的新型人才跟不上,但是熬过这个时间,差不多2025年到2030年间,时尚这个行业基本上就会成为新型行业,传统企业很难有所作为了,2030年就是一个基本全新的行业了。疫情这几年让经济放慢了脚步,但也一定程度上给了个体重新学习的机会,所以抓紧这个机会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做好转型是真的。
Grace-东莞-设计师
其实我也很想学习这些新的知识,但是我想了解一下有没有什么靠谱的博主或者平台,可以让我们去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好期待未来科技的奇异点到来,不知道未来还有什么颠覆性的技术影响我们。靠谱的博主或者平台很少,有一些也是看国外的那些前沿杂志做了整理后来介绍新技术的。
冷芸-上海-群主
你要学习什么新知识?国内的我不知道,我自己是在COURSERA保持学习的,强烈推荐大家。非常前沿,全部是世界一线院校的课程,不过中文版课程比较有限。另外就是大量看经典书、前沿书,保持视野的开阔。

(图片来源:Pexels 图片网站)

   Lia-深圳-设计师
个人认为,入门学习最好的方式是看视频,我目前自学喜欢先在小红书、B站、YouTube上大致了解一下,最好找到喜欢、合适的博主,然后据此去进行书籍、课程的深入学习。
Alex Zhang-上海-消费品零售
认同冷芸博士的观点,并且以我自己深入时尚行业中,中小企业做转型变革的体验。中小企业最难突破的就是思维和认知的局限性,当与企业创始人乃至高管团队讲述数字化、柔性供应链、全渠道DTC模式、整合营销等等已经是当下头部企业运用的非常成熟的模式时,换来的是不理解与不相信。随着疫情与金融危机中国中小企业的破局,一定是其中一部分能够拥抱VUCA变化的企业,但是也会有很大一部分最终因无法突破,而从市场上消失。
冷芸-上海-群主
大部分会消失的,不过每个变革时代,都是这样的,有机会去看看产业革命史。第一次产业革命,失业工人跑到纺织厂去砸机器,因为他们相信是机器让他们失业的,他们不认为是自己拒绝接受新事物而失业的。
Alex Zhang-上海-消费品零售
这些企业最终会走上“僵尸化”,如果让这些Old Fashion企业占据市场和资源,那是更大的市场危机。
冷芸-上海-群主
年纪越大越喜欢历史了,因为发现人类真固执,总是在重复前人的历史。
Alex Zhang-上海-消费品零售
所以他们必然消亡,因为他们没有选择与时代共同发展。
冷芸-上海-群主
市场的发展不会受人主观影响的,当然疫情是催化剂,加速了行业变革。
Alex Zhang-上海-消费品零售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是惊人的相似。黑格尔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冷芸时尚圈站在行业之上,能够做客观的观察、思考与预测,这是这个群特别吸引我的地方。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我昨天看到一篇魏加宁老师的文章就是防范经济僵尸化,说一定要有人提醒已经习惯的运营方式,就像冷芸老师常常提醒我要转换思维。
冷芸-上海-群主
我们其实在尝试一种新模式,也是我自己一直想做的。我个人观点是,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最终会逐步走向衰微(或者说少数),最终靠的是“自由组织”,比如像我们这样的社群组织来主导主要经济。
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
多接触新鲜事物和新模式。
冷芸-上海-群主
对我来说,这个社群是一个社群,也是我的学术研究对象。我想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设想的组织模型是否可以真正得到实现。
Alex Zhang-上海-消费品零售
我觉得社群的效率与利益分配怎样解决,是个关键问题。
冷芸-上海-群主
效率我们目前肯定是做到可以做到的最好的水平了,剩下的是未来应用数字技术的问题。利益分配机制现在是非常明确的,也是透明的。只不过我们没做到大规模而已,但是这个也是等技术发展的问题。
Alex Zhang-上海-消费品零售
另外目前社群相对企业组织来说,对入群的人的标准是不严格的。
冷芸-上海-群主
这个恰恰是我想打破企业招聘模式之处,我是否能说,其实这个思维就是传统的思维呢?你没注意到,我们没有花时间筛选入群人员,并没有影响我们社群的质量吗?
Alex Zhang-上海-消费品零售
我认为不是,传统思维是不面对问题,更不去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是正视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冷芸-上海-群主
招聘筛选人员的目的最终不还是为了保证企业运营质量吗?如果我有更高效的机制来达到目的,为什么一定要在第一步花费巨大的时间筛选呢?现在大企业用AI筛选也是这个同样的道理,而不是人工筛选。我们的筛选是通过规则淘汰的,这个逻辑前提是假设它是个问题。我不假设它是个问题,我们采用了自然淘汰暨自己淘汰自己,不是通过筛选淘汰某人。不花费管理者的时间来淘汰,而是通过规则来淘汰。我们还是达到了目的,社群质量没有因为没有筛选入群者而遭到破坏。
Alex Zhang-上海-消费品零售
那说明我在社群营销这个领域的不专业,了解不全面,这也是我入群的其中一个原因。
冷芸-上海-群主
道理其实是相通的,现有企业管理制度也有很多弊端,包括管理,它们都值得打破。我现在给自己的猎头企业招聘都是非常规方式做的,至少也证明都成功了,非常高效,而且百分百转正。举例来说,传统招聘模式可能要收100份简历,最终选出5份简历来面试,最后选择1个,甚至可能都找不到1个。这里阅读100份邮件,面试5份简历都是要时间的。那么我们的招聘模式,只收到2至3份简历,大多数情况下就可以选中1个。我们的面试效率也很快,所以我们的特点就在于效率。换句话说,我们的特点就是“精准”,但这个精准怎样来的呢?是我们日积月累运营社群的结果。这个社群入群没有门槛,但是留下来是有门槛的,我们通过规则,留存的都是高质量人才。我的一个深刻体会就是“精准”是很重要的,精准的前提是你愿不愿意先舍弃。比如舍弃一些人数换回质量,有的人是来者不拒,没有规则或者有规则也不执行,就为了留下你这个人。明确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聚焦在你的精准点,发挥其最大的能量。事实也确实如此。现在加入我们的企业创始人和高管越来越多了,最终它会形成良性循环。自我循环,而不是靠人工管理的循环。
Alex Zhang-上海-消费品零售
Eco system生态系统。
总结:对于教育中国家长大多数都是给孩子选择,而不是帮助孩子选择。学习是终身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只看待眼前的问题。现在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复合型人才,人的思维局限会限制自己的进步、发展。目前时代正在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也同样在改变,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寻求突破,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

   
09
男士美甲
前言:Unisex无性别风格日渐风靡全球,而美甲作为风格造型的一部分,顺应这样的潮流,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现在国内对时尚的包容度越来越高,每个人也都开始在一些小细节上展示自己的风格。你对男士美甲怎样看?一起来看看芸友们怎样说吧。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据了解,男士美甲最近在日本成为潮流,大部分男士美甲的图案并不像女士美甲一样花样繁杂,主要还集中为单色,或者简约克制的几何线条。但在传统观念中,美甲总是被限定为“女性特属”,尽管在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的今天,男士美甲的风评依旧褒贬不一。大家怎样看待男士美甲以及近年来不断兴起的男士美容、美妆、植发这些个潜力市场呢?会有男性芸友平时带妆出门或者做过美甲吗?

(图片来源:公众号 虎嗅APP)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我没有见过美甲成这样的,见过做法式透明的那种。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对,我看的那篇文章里也说,大部分都是做做磨皮、抛光然后染一个透明色。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不过现在化妆的男士好多,自从有了短视频,我看见很多男生比女生化妆都画得好很多。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确实数量很多,但是总体比例还是很小。
柏影-苏州-6群副群主
我朋友就去做美甲了,他们男生一起约去做的,我觉得是酷男孩。现在已经不是女生独美的时代了,男孩子们也要美起来。我刚跟我朋友说能不能发两张他做美甲的图片,他又给我发了好多张,我挑了两张,看得出来是真的很爱自己的美美的指甲。

(图片来源:芸友 柏影 分享)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牢记审美自由,但是现在的男明星男偶像都化妆,其实本身就会对男孩子的审美造成影响。
柏影-苏州-6群副群主
女生化妆让自己看上去状态好,精神不错,见朋友也会身心愉悦。同理男生也可以化妆让自己看上去状态好更有精神,我不觉得是臭美是认真对待朋友,视觉上让大家都舒心。
瓜瓜-大阪-时尚界从业者
日常比较多的是男生染纯黑色的指甲的,共同的特点是年轻前卫、潮牌、染发,一般事务职或者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身上不多见的。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是的,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更舒爽的妆容很加分,如果是那种看起来非常夸张的,我个人欣赏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我觉得男生可以打理一下自己,干净整洁用护肤品还有一些穿搭,清爽一点就好,但是做美甲和化太浓的妆我就有点接受不了。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对,感觉他们好多做美甲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凸显个性和显示自己的潮流品位。
瓜瓜-大阪-时尚界从业者
我还见过男生背香奈儿的经典款小号CF的,打扮却并不夸张,就很普通的休闲风。
小郭-昆明-恩派公益
在杂志工作的日常造型。

(图片来源:芸友 小郭 分享)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这个可以接受,干净很重要。
瓜瓜-大阪-时尚界从业者
带珍珠也开始在男生当中悄然流行开了,可能是吧,搭配好的话也可以很帅气。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提到男生穿香奈儿,想起一位男星经常穿香奈儿小香风外套走红毯,但是效果卓群,让我觉得他的时尚品位简直已入化境。

(图片来源:小红书 @秋沐蓝玛)

   柏影-苏州-6群副群主
精致认真打扮地男生很加分。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是的,而且穿在他们身上也不会违和,反其道而行之反而能在一众同质化的红毯造型里边脱颖而出。
瓜瓜-大阪-时尚界从业者
服装是塑造“他们”的重要部分。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其实嘻哈圈也可以称得上是个时尚先锋圈了,上边这两幅图都是虎嗅这篇文章中提供的嘻哈美甲的例子。不仅是美甲,已经全副武装到牙齿了。

(图片来源:芸友 周一帆 分享)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这个真的不是很健康,但是尊重潮流和文化。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比较先锋的东西咱们大众暂时没有那个能力欣赏,尊重就好。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很多网上的博主都会做的唇钉、脐钉、鼻钉。感觉真的好痛,大家为了潮流和美真的愿意牺牲好多。
总结:现在的男生美甲大多数走简约、线条的风格,但目前很多人还是不太接受男生化浓妆、做美甲。男生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打理得干净、整洁就好,在爱美的同时也要注意健康问题。

   
10
年会穿搭
前言:春节就要来临,很多公司也纷纷召开公司年会,公司的年会看似只是一场年底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晚会,都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不一样的内容,那么怎样穿得得体又与公司的要求相符就成了纠结的问题。一起来看看芸友们怎样说吧。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公司年会马上就要到了,大家都在给自己选年会和晚宴礼服,一开始我只以为是一般的年会,没想到领导说非常得隆重,我们是互联网公司,女领导喜欢公主风端庄一点的,可是同事却喜欢性感风。大家觉得这种年会该怎样穿才得体呢?领导和自己的喜好该怎样兼顾呢?我也给自己选了一件礼服,大家觉得这件礼服穿去年会和晚宴合适吗?
分享文章:【12套美翻天的年会穿搭,气质稳赢!】
(文章来源:公众号 女神进化论)

(图片来源:芸友 Noon 分享)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看是什么样的年会,如果要求都穿礼服的话就准备礼服,我建议大家准备轻礼服,因为用作约会可以使用,和搭配外套也可以在正式场合使用而且不造作,我自己会准备丝绒材质的,这个材质35岁以上穿非常合适,高贵、低调又轻奢,很好搭配饰品。

(图片来源:芸友 刘莉 分享)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轻礼服百搭又不造作,还不仅是宴会穿可以穿出门约会那种。丝绒材质的服装有高级感和质感了,对于35岁以上的女性来说,礼服的质感非常重要。
Cecilia-上海-原创珠宝设计
个人觉得年会穿自己喜欢的小礼服就行,最近刚设计了一个系列新品,然后顺带了买了件礼服,也不是太浮夸会比较符合年会的气质。如果性格保守轻礼服挺好,如果想展现自己就穿出自己的风格,毕竟是聚会。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我也是作为备选,不一定到时候穿这件,因为也不知道质量怎样样。那你怎样看待自己喜欢的礼服与领导喜欢的礼服风格不统一的情况?会优先以领导的风格取向为自己选择礼服的标准吗?
Cecilia-上海-原创珠宝设计
年会还会有领导要求吗?之前在上海的年会,好像只说了统一颜色款式随意。万一有领导要求的情况,以我个人的性格还是会以自己的喜好为主,然后参考领导的要求,领导喜不喜欢不太重要还是悦己比较重要。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领导到没有要求,但是会出现领导以为我们会喜欢这种风格,结果我们选择了别的风格的这种情况。
Cecilia-上海-原创珠宝设计
年会大家聚餐、看节目,自己的穿搭看着舒服、不做作就行。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我觉得顺眼、舒服的穿搭就是合适的。衣服的质感确实也非常重要,好的质感会带来高级感。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这个文章提到的要点都挺好的,选的12套Look也非常不错,礼服简单饰品及鞋包的搭配就非常重要了,衣服越简单越有高级感,面料的话醋酸和丝绒都是非常显质感的,高级、品位全有,这两件平时配西装和风衣也好看,单穿也不过分。

(图片来源:公众号 女神进化论)

   
总结:有的公司在年会时会要求员工统一要求,具体内容还是跟领导有关。轻礼服是比较好的选择,既可以在日常穿着,在大型场合也不会显得不得体。服装的面料不同所营造的感觉也不相同,不仅仅是服装的选择,鞋子、配饰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以上观点均代表网友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社群与冷芸个人观点。
编辑/排版:时新龙


转载请注明:生活百科网 » 【问一下】8000字解读安踏&理想汽车丨打破用户体验黑箱的实战策略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